触摸地球脉搏 —孙和平院士走进“彩云英才荟”,助力云南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徐龙云、李萍)4月10日上午,“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云南行”院士(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在昆明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和平,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裴顺平进行主旨分享,并与其他专家进行圆桌对话交流。活动紧扣灾害监测与资源勘探这一我省发展重点和热点话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来自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大理大学、云南省地震局、香港一心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人才代表共180余人参加活动。
主旨分享阶段,孙和平院士以“现代精密大地测量与地震技术在灾害监测与资源勘探中的应用”为题,紧密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深入讲解了现代精密大地测量技术在地震灾害监测与评估、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中的实践,高精度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新技术在资源勘探领域的技术突破等内容,对我省灾害监测体系建设、资源勘探等工作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为与会人员带来了深刻启发。裴顺平教授以“大地震的发震机制和未来预测展望”为题,深入剖析了云南及周边区域大地震的发震原理,通过多个震例揭示了地壳速度结构与地震危险性的内在关联,创新性提出的预测思路,为云南中长期地震危险性评估和跨境监测预警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圆桌对话环节是一场智慧接力,成果卓著的院士、中坚领航的长江学者、崭露头角的青年人才专家在对话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孙和平院士、裴顺平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江利明,云南地震台台长苏有锦,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浩,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解朝娣等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成果,分享了现代精密大地测量与地震技术在云南的具体应用案例,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推动这些技术在云南的落地生根,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云南在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专家们指出,要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云南在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云南省地震局参会人员表示:“此次人才交流活动无论是主旨分享还是圆桌对话,都具备极高的专业性、实用性、前瞻性,契合当下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刘女士说:“院士、专家们的讲解为我们带来了灾害监测和资源勘探方面的前沿理念、技术路径和成果转化,相信未来技术的快速进步能够为守护家乡安全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云南倮倮茶叶负责人张宗群说,自己每次都全程参加活动,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带给自己许多跨界的思考与借鉴。云南省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邵女士多次参加“彩云英才荟”人才交流活动,她说:“我参加了‘彩云英才荟’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双碳’战略路径和此次活动,每场活动主题都紧扣云南发展脉搏。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续开展,营造更好‘近悦远来’人才环境实现智惠云岭。”
当天下午,孙和平院士团队一行深入基层一线,走进园区和企业,考察指导了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企业发展。在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院士详细了解了云南省人才政策和各项人才服务保障、园区人才工作站的运行情况。在人才公寓,院士、专家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居住环境、配套设施等,对云南积极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在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就发展方向、技术攻关等关键问题与孙和平院士深入进行了交流座谈,孙院士从专业角度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并鼓励企业要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捕捉战略机遇,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大局,在资源勘探、灾害防治等方面担当重任,助力云南高质量发展。孙院士还表示愿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当好智库和桥梁,整合重力、地震、资源勘探等多方面优质资源,在人才培养、项目开发、技术突破等方面助力企业发展。
本次由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彩云英才荟”院士(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搭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推动我省灾害监测和资源勘探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了路径,出席活动的云南省就业局局长刘国彬表示,面对防灾减灾和资源开发的双重大考,期望院士能够带领和引荐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云南,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云南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硕果。